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

图片[1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
大连,这座充满魅力的海滨之城

不仅有醉人的风光、鲜美的海味

还蕴藏着丰富多彩、熠熠生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

它们是大连历史的沉淀

是城市文化的根脉

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

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

为城市增添了无尽魅力与底蕴

今天就带大家看看

大连有哪些非遗是你所不知道的

感受那些穿越时光的文化瑰宝

世界非遗

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

图片[2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3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1

庄河剪纸

庄河剪纸历史悠久,广泛分布在城乡各地。它起源于汉代,明清时期盛行,多为黑白剪纸,以阳刻为主,题材包括窗花、棚花等,反映了民间祈福纳祥的愿望。庄河剪纸融合了北方的粗犷和南方的细腻,风格独特,传统韵味十足。由于历史上的文化封闭,庄河剪纸保留了原始的传统形态,深受当地百姓喜爱,应用广泛。

图片[4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
2009年,庄河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子项目随之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,是大连市第一个入选联合国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,实现了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历史性突破。

图片[5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6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7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2

复州皮影戏

复州皮影戏,已有300余年的历史,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——宋国超。2011年,复州皮影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图片[8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
复州皮影戏,与全国其他地方的皮影戏一样,都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以驴皮影人为演出道具,真人在后台演唱操耍的传统戏曲种类。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上的丰碑和骄傲之作。

国家非遗

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

图片[9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10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1

大连核雕

桃核微雕是一种源于西汉的民间艺术,明清时期达到高峰。它用桃核雕刻各种图案,寓意吉祥。大连的韩志耀是第三代传人,创作了《核舟记》等作品,多次获奖。但这项技艺传承人少,现在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。韩志耀的作品题材广泛,包括名著人物、寓言故事等,深受媒体关注。希望能有更多人学习和传承这门艺术。

图片[11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12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13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14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15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2

金州龙舞

金州龙舞起源于望海村,已有130多年历史,舞姿多变,独具特色。1956年进京表演获三项大奖,1958年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获金奖。之后还访问了多个国家。第七代传人李成家从2007年开始,在幼儿园和小学传授金州龙舞,培养了很多小传承者,让这项传统艺术在孩子们心中扎根。

图片[16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17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18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19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20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3

复州双管乐

复州双管乐,也叫管子乐,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管乐器,已有几千年的历史。管子分为单管和双管。双管是将两支单管并排合在一起而成。复州双管乐粗犷、高昂、高亢、深沉、细腻、委婉、柔美,不仅为本土本乡的听众所喜爱,而且得到海外朋友及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。著名的双管演奏家刁登科在参加大型史诗《东方红》演出时,吹奏的双管乐《江河水》韵味悠远,名传海内外。现国家级传承人是乔忠新。

图片[21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22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23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24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4

复州东北大鼓

东北大鼓,在瓦房店地区已有300年的历史。从过去到现在,东北大鼓著名的艺人有:关永安、赵文义、聂田盛、林正信、宋玉玺、陈世新、陈世芳等。瓦房店地区复州东北大鼓最兴盛的时间是民国时期到80年代前后。复州东北大鼓国家级传承人陈世芳,现在所传授的弟子已达数百人。

图片[25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26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27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28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29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5

长海号子

长海县的渔民号子是祖辈们在劳作中形成的歌谣,有各种风格,能鼓舞士气、团结协作。这些号子不仅高亢优美,还启发了很多优秀歌曲的创作。2005年被列入辽宁省非遗名录,2011年成为国家级非遗。近年来,它多次登上央视和全国性舞台,如《向幸福出发》和中国原生民歌节,还被改编成音乐舞台剧《大橹·号子·红腰带》。

图片[30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31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32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33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
省级非遗

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

图片[34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35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1

庄河民间故事

庄河民间故事流传广泛,有传说、生活故事、笑话和寓言四大类。这些故事口语化、通俗易懂,充满浪漫色彩,反映了当地的历史、风俗和百姓的智慧。比如《李秉衡的故事》《大河庄与大庄河》等,都很受欢迎。但随着社会变化,年轻人兴趣转移,讲故事的传统逐渐减少了。希望我们能继续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
图片[36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37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2

大连贝雕技艺

大连贝雕技艺历史悠久,可以追溯到汉代。明清时期已经非常发达,用于家具和首饰等。传承人金阿山在55年的研究中,创新了贝壳软化技术,使贝雕技艺达到很高水平,并多次获奖。他的作品还被用于国宾馆装饰,受到广泛好评。金阿山全家都在从事贝雕,培养了大量人才,为中国贝雕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图片[38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39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40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41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42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43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3

大连吹咔乐

大连吹咔乐,俗称“咔戏”,历史悠久,明清时期就已经流行。它通过唢呐、咔碗、口噙子等乐件模仿人声和乐器,达到双重美感。演奏不受场合限制,能调节气氛。常演的曲目有京剧、评戏、吕剧等,如《武家坡》《铡美案》等。大连地区有几个有名的咔戏班子,如秦家班子、于家班子和刘家班子,传承已有百年。这种民间艺术深受群众喜爱,具有广泛的民俗价值。

图片[44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45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46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4

放海灯习俗

旅顺放海灯是渔民祭拜海神娘娘、祈求平安和丰收的习俗,已有五千年的历史。每年正月十三晚上,渔民们会在海边放灯船,彩船上挂满灯笼和彩旗,写有吉祥语。夜幕降临时,大家聚集在海滩,放鞭炮、烧纸、浇酒,小木船挂着彩灯驶向大海,灯火辉煌。人们扭秧歌、欢呼雀跃,享受这美好的时刻。这个传统活动一直延续至今,深受当地渔民喜爱。

图片[47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48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49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5

庄河双管乐

庄河双管乐起源于19世纪末,由山东乐师传授而来,音色深厚古朴,表现力丰富。20世纪50年代被称为“辽南吹打”,80年代称为“辽宁鼓乐”。庄河地区有很多双管艺人,演奏时常用颤音、滑音等技巧,增强感染力。主要作品有《小朝元》《集贤宾》等。虽然分布在多个乡镇,但随着时代发展,面临传承困境,需要加强保护。

图片[50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51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52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6

庄河皮影戏

庄河皮影戏起源于19世纪初,分为北派和南派。北派受河北影响,唱腔和乐队更专业;南派则保留了本地风格。演出时只需一个白布幕,艺人操纵驴皮影人表演。一台戏至少需要六到八人,包括主弦、司鼓、贴影和拿影。虽然曾兴盛一时,但现在只剩下一个影箱和十多名艺人,多数是老年人,急需保护。

图片[53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54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7

放海灯习俗

庄河放海灯是渔民祭拜海神娘娘、祈求平安的习俗,广泛分布在沿海乡镇和海岛。每年正月十三,渔民们会扎制海灯,到海边烧香、磕头、放海灯。晚上,大家吃饺子后,拿着海灯和贡品到海边,根据风向把海灯推入海中,鞭炮齐鸣,场面热闹。这个传统活动已经流传了很长时间,深受当地渔民的喜爱。

图片[55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56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57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8

庄河东北大鼓

庄河东北大鼓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,主要分布在庄河的几个乡镇。它以庄河方言为基础,有独特的风格。最初由流民带入,深受当地居民喜爱。艺人多为拜师学艺,有的自弹自唱,有的多人合作。但现在艺人年事已高,年轻人不愿学,这门艺术面临消亡的风险。

图片[58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59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9

大连新金民歌

大连新金民歌是东北民歌的一部分,既有东北的豪爽,又有山东的质朴。柳林惠和马艳是代表性传承人。这种民歌融合了方言,简单易学,常由单鼓、皮影艺人传授。大连新金民歌是一座民间艺术宝库,现在已经是省级非遗项目,保护和挖掘它非常重要。

图片[60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61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62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10

瓦房店东岗剪纸

瓦房店东岗剪纸是辽宁省级非遗项目,有200多年历史。作品内容丰富,包括身边景物、历史故事、已有图案和想象创作。用途多样,如祈福纳祥、展现情趣、喜庆活动等,给生活增添了乐趣。这种剪纸朴实无华,深受人们喜爱。

图片[63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64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65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1

1

普兰店田家黄酒酿造技艺

田家黄酒的酿造关键在于选用优质地下水和传统工艺。沙包镇的地下水清澈甘甜,非常适合酿酒。这种技艺传承了百余年,独特的酿造方法和器具展现了当地文化。田家黄酒在当地酒文化和中药领域都很重要,现在是辽宁省省级非遗项目。

图片[66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67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68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12

普兰店鼓乐

普兰店鼓乐以刘家唢呐为代表,已有300多年历史,传承六代。刘家保存着祖传的乐器和曲目,非常有名。1996年,刘家森和他父亲在北京演出,受到好评,还上了电视。现在刘家唢呐是辽宁省省级非遗项目。

图片[69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70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71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13

普兰店传统手工布艺技艺

普兰店传统手工布艺技艺由李王氏从山东传入,现已传至第五代。传承人是王格丽和韩月娥,她们的外甥女和女儿也在学习。这门技艺结合了剪纸、色彩、造型和缝制,非常有特色。大连日报和电视台都报道过,影响力很大。

图片[72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73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74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14

马驷骥根艺

马驷骥,笔名三马,1938年生于辽宁,是著名电影艺术家和美术家。他创立了中国根艺美术学会,并被授予多个高级职称。1991年,他捐赠了400件根艺作品给大连市,建立了“马驷骥根艺美术陈列馆”。2009年,他的根艺被列为辽宁省非遗项目。他是中国根艺的创始人和学术领路人,被誉为“德艺双馨”的典范。

图片[75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76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77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15

辽南古诗词吟咏

辽南古诗词吟咏源自金州南金书院,特点是平仄高低错落、吟念结合、声断气不断。吟唱时吐字清楚,用琵琶、古琴等乐器伴奏,形式多样。张本义先生为了传承这门艺术,创建了白云书院、连海书院和白云吟唱团,还编写了教材,免费培养了六千多名青少年诵读经典。

图片[78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79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80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16

金州狮舞

金州狮舞(北狮)在重大节庆时表演,是当地重要的娱乐方式。1983年后,金州狮舞多次参加国内外演出和比赛,获奖无数。比如2003年获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银牌,2005年获全国龙狮邀请赛金牌,2006年在韩国中秋艺术祭大赛中获金奖,2007年和2008年也在多个比赛中获得好成绩,还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火炬接力大连站的表演。

图片[81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82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83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17

金州梅花螳螂拳之六合棍

梅花螳螂拳包括拳术、棍术和刀术,其中棍术叫六合棍。清朝时从山东传到金州。六合棍有六合,每合由不同招式组成,如“回首四平枪”、“鹞子翻身”等。第六代传人吴富尉二十岁开始练六合棍,技术非常娴熟。为了传承这项武术,他毫无保留地教给热爱棍术的武术爱好者。

图片[84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85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86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18

金州老莱传统烹饪技艺

金州东临黄海、西濒渤海,物产丰富,特别是海鲜。金州菜系有170多年历史,以海洋文化为特色,注重健康饮食,做工精细,火候考究,保持原汁原味。金州菜结合本地物产,开发了4100多种菜品,其中上百种在辽南非常有名,广受欢迎。

图片[87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88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19

金州古琴音乐

金州古琴结合了本地道教音乐和古琴流派,风格古朴高远。演奏技法讲究柔中带刚、疏密相间,音色明亮高亢,追求隐逸清静的意境。近年来,金州古琴传人多次赴国内外演出,并培养了很多传承人。现在,金州古琴在演奏、作曲、古谱发掘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实力,传承了悠久的古琴文化。

图片[89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90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91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20

金州单鼓音乐

金州单鼓音乐是祭祀活动中的音乐形式,融合了东北民歌、二人转等元素,唱腔自由多变。1956年,第一支单鼓队伍进京表演获奖,受到周恩来和朱德的接见。1987年和1988年多次进京演出,赢得很高赞誉,还参加了人民大会堂的春节团拜会。多年来,地方群众和文艺工作者不断推陈出新,获得了省市级多个奖项。

图片[92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93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94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21

复州鼓乐

复州鼓乐有四五百年的历史,是重要的非遗项目。乐器多样、曲目丰富,流传下来的曲目近600首,从艺人员800多人。近年来,复州鼓乐团不仅活跃在民间,还参加了中国艺术节、《对话·寓言2047》演出,走出国门到英国爱丁堡等地交流,并多次在央视和地方卫视的节目中亮相。

图片[95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96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97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98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99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22

复州高跷秧歌

复州高跷秧歌有500多年历史,按戏曲扮相表演古装戏,比如《施公案》里的角色。每年农历新年,复州城镇、永宁镇、李官镇等地的高跷队都会在街上巡回表演。二十多年前,瓦房店城乡有近百支高跷队伍在元宵节演出,大街小巷热闹非凡,吸引上万人观看。

图片[100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101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102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23

德记号中医药文化

“德记号”药房建于清朝咸丰二年,位于金州古城南街,是大连最早的老字号中药房,主营诊脉看病和中草药。他们不断研发新中成药,如“女界福”浸膏、“止咳养肺丸”等。现在,“德记号”建立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,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保护传统制药技艺,并将“女界福”浸膏申请了国家注册商标并批量生产。

图片[103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104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图片[105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24

大连老黄酒酿造技艺

大连老黄酒有4000多年历史,主要流传于大连多个地区。它用当年产的大黄米、夏至时节的麦曲和山泉水酿造,工艺讲究,需窖藏一年以上。传承人王贵玉继承了家传秘方,并在长兴酒庄继续生产老黄酒,还创建了酒文化博物馆,总结出传统酿制工艺,保护和传承了这一技艺。

图片[106]-大连:滨城岁月沉淀的记忆,文化宝藏漫谈-东北文化产业网【官网】
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快捷回复

    暂无评论内容